
当下股票入门配资知识网,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消息频传,其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性的优势让消费者期待不已。可即便固态电池真的上线,中低端车主也很难享受到,背后藏着多重现实阻碍。
从成本角度看,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投入巨大。比亚迪累计投入超200亿,宁德时代研发团队扩至千人且获60亿政府支持,上汽、蔚来等企业也动辄数十亿投入。而全固态电芯成本达5元/Wh,是主流液态电池的5-10倍。以80kWh电池包为例,固态电池成本超40万元,远超20万以下中低端车型总价。车企为收回成本,必然先将固态电池搭载在高端车型上,中低端车型短期内难沾边。
再看技术落地节奏,新技术普及有“高端优先”规律。参考比亚迪刀片电池、易四方等技术,都是先用于高端车型,待技术成熟、成本下降后才下放至中低端车型。固态电池刚上线时,技术未经过大规模实测验证,存在不稳定风险。车企会让高端车主“尝鲜”并提供测试数据,中低端车型自然不在首批应用名单中。且从时间线看,多数企业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,2030年才规模化应用并降低成本,中低端车主需漫长等待。
此外,中低端车主对固态电池的需求并非刚需。如今主流液态电池电动车续航已达五六百公里,能满足日常通勤、短途出游等需求。中低端车主更看重性价比,对续航超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需求不迫切。车企从市场需求出发,也会优先将固态电池投向对续航和安全要求更高的高端市场,而非中低端市场。
固态电池上线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步,但中低端车主难及时享受。不过随着技术成熟、成本下降,未来固态电池终将下放至中低端车型,只是这需要时间。中低端车主无需急于追求新技术,当下液态电池车型已能满足需求。
校对 庄武股票入门配资知识网
启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